东汉演义

《东汉演义》讲述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,汉太子刘秀率领员云台大将兴兵伐王莽,及东汉十二帝的更替。着重讲了光武中兴的故事,奸臣暗害刘秀,光武帝二次中兴汉室。本书按照《全汉志传》、《两汉开国中兴传志》的架构来写,内容有一定的补充。

第十八回 汉兵攻打昆阳城

三天过去,到了第四天,全军人马早早地饱餐战饭。到了辰时,邓大帅传令:“点兵两万,攻打昆阳城。”军中号起,两万人马齐毕,大帅邓禹、汉太子刘秀率领一干战将带兵出营,一阵鼓炮之声,杀奔昆阳。大队人马过了兴龙岗,直奔昆阳城南。离着城亦就不到五六里路,邓大帅吩咐:“人马列阵。”咕咚一声炮响,两杆绿缎门旗左右一分,两万大兵二龙出水式列得阵势,姚期、马武在先锋旗下压住左军阵脚,岑彭、杜茂在先锋旗下压住右军阵脚,当中三军司命帅纛旗,邓大帅在马上怀抱令旗压住了全军大队,汉兵将阵势列开。就听见昆阳城内炮声一响,南门开放;二声炮响,旌旗飘摆,绣带高扬,冲出一支人马;三声炮响,过了护城河桥,列得一字队。当中挑着两杆鹅黄色闹龙纛旗,左边旗下昆阳王压住左军阵脚,右边旗下颍阳王压住右军阵脚。两军人马把阵势列圆啦,昆阳王见汉兵整齐严肃,叹道:“汉兵军容如此,实是劲敌了。”

原来颍阳王把颍阳失守,就逃至昆阳。昆阳王王立、颍阳王王疑都是王莽的兄弟,弟兄二人见了面,昆阳王埋怨了一阵,然后写了一道紧急的折本申奏朝廷,叫人送到长安,请王莽速派大将带来人马,好抵挡汉兵。昆阳王王立因为刘秀自从兴兵以来,攻无不取,战无不胜,怕汉兵到了,他打不过汉军,早就往城中调粮,整整运来了二年的粮米,准备着敌不住刘秀的时候闭门自守。城中有三万大军足可一战,可他为谨慎起见,姚马岑杜四先锋大兵一到,理应出战,昆阳王主张守,故此没出兵。直到汉帅邓禹带兵杀来,他才与颍阳王点了一万人马出战。

到了昆阳南门外,两国人马把阵势列圆了。邓大帅问:“哪位将军出马阵前一战?”大将王伦拍马直临阵前,耀武扬威叫战。昆阳王亲身出马,王伦持抢观看。见昆阳王长得身高足够丈外,头大项短,胸宽背厚,肚大腰圆,面如蓝靛,浓眉大眼,狮鼻阔口,高颧骨,三山得配,五岳相匀,一部红胡须洒满前胸。头戴一顶紫金五龙盘珠冠,身披紫金大叶甲,九吞八岔,挂甲钩环暗分出水八怪,勒甲丝绦九股攒成。胸前悬挂护心镜,背后八杆护背旗,葫芦金顶,绿缎色,绣金龙火焰儿,肋下悬着一口青钢剑。内衬一件绿缎蟒征袍,鱼褟尾三叠倒挂,紫金搭钩。两扇软战裙分为左右,红绸中衣,虎头战靴,足踏一对紫金镫。胯下一匹胭脂马,金鞍玉辔,杏黄扯手,马挂威武铃,怀中抱着一对囚龙棒。不亚如敲了牙的猛虎、缺了角的老苍龙。王伦问道:“对面来的可是昆阳王吗?”昆阳王说:“正是,尔是何人?”王伦说:“我在汉太子驾前称臣,邓招讨麾下调遣,前军战将王伦。”昆阳王说:“王伦,你有何能敢在阵前叫战?”王伦说:“爷的大枪会扎乱臣。尔休走,看枪!”说着话,拧枪就扎,昆阳王用双棒招架。二人马打盘旋,杀在一处。两军队内擂鼓助威,兵丁们摇旗呐喊。王伦与昆阳王杀了两个回合,被昆阳王的囚龙棒打在枪杆之上,震得双膀发麻,虎口发烧,抵挡不住,败回阵中。

大帅又问:“哪位将军出马?”马武拍马临阵。昆阳王虽没见过他,曾见恶人图上画的马武,如今一看他的长相,就认得他是马武,向他喝道:“来者可是马武吗?”马武说:“正是。”昆阳王说:“马武,你在长安城大闹武科场,会英楼题反诗,那时孤家未在长安。若在长安,焉能由你逞强?”马武说:“你要在长安哪,早作马老子刀头之鬼了。”说着,嗖的一声,就是一刀。昆阳王用棒招架,要想还招。好厉害的马武,大刀一摆,一招比一招快,一招比一招急,不叫昆阳王还招。昆阳王见马武大刀来得真快,用双棒拨、挂、磕、拿、遮、拦、挡、架,封得很严,大刀真是砍不进来。二人杀在一处,各施所能,拼着命死战。两匹马走开了,如同走马灯相似;两匹马八个蹄蹬开了,翻蹄亮掌。昆阳王与马武杀了十数个回合,不见输赢,各施平生所能,拼命死战。

岑彭在队内见马武与昆阳王杀了十几回合不见胜败,料着马武不能取胜。弟兄们在一处当差,谁是什么脾气秉性都能知道,马武这人是专抢赢斗胜,事事不肯落于人后,两军阵前焉能败阵?宁可死在军前,绝不能败回队来。岑彭有心把他换了回来,拍马临阵,高声喊喝:“马武闪开了,将此功劳让与小弟!”马武心里明白,这是岑彭要把自己换回去,免得落个败仗之名。虚砍一刀,拨马闪开。岑彭催坐骑一摆九耳八环刀,和昆阳王杀在一处,马武回归队内。昆阳王最恨岑彭,因为他是王莽的武状元,在棘阳关扶保了刘秀,恨不能把他一棒打死,才解心头之恨。两个人动着手,岑彭这口九耳八环刀上下翻飞,使开了,按着扇、砍、劈、剁,一招一式进逼。昆阳王一对囚龙棒封得严密,大刀砍不进来。武状元的把式,杀了七八个回合,不见输赢胜败。

怒恼了四路先锋官杜茂,一摆五股叉,催他坐下的老虎马,直奔昆阳王。他那条叉向昆阳王叉去,岑彭拨马归队。昆阳王见杜茂叉沉力猛,知是劲敌,把双棒抡动如飞,向他奋勇杀斗。两匹马裹成一团,犹如走马灯相仿。姚期见杜茂这条五股叉亦不能取胜,他催马拧枪又到阵前,与昆阳王动手。杜茂知道姚期的武艺不是昆阳王的敌手,他不肯回来,唯恐怕姚期不是昆阳王的敌手,死在他人之手。两个人与昆阳王杀在一处。昆阳王力敌二将,面无惧色,双棒的招数不乱,愈杀愈勇,精神倍长。马武、岑彭亦出马助战,姚期、马武、岑彭、杜茂四个先锋群战昆阳王。昆阳王一对囚龙棒敌着四将,毫不退让。又杀了十几个回合,仍然不见输赢。昆阳王忽然明白过来,自己一个人与他们四先锋动手,中了敌人的车轮战之计了,自己要是累乏了,非得把命丧在敌人之手不可。他拨回马去,败下阵来,四先锋催马就追。

昆阳王败到阵内,忽见昆阳城南门一声炮响,冲出一支人马,挑着四杆大旗,是两杆皂缎色的,两杆素缎色的。皂缎色旗一杆上绣着斗大的“冯”字,一杆是斗大的“王”字,素缎色旗上绣的是“耿”字,昆阳王大悦。原来这支人马是王莽由长安城派出来的,是王霸、冯异、耿纯、耿弇四员大将统带五万人马来帮助昆阳王守昆阳的。王霸、冯异、耿纯、耿弇率领五万人马还没到昆阳城哪,王莽公事就先到了昆阳城。昆阳王因为自己的兵力薄弱,见了公事,心中很是痛快,多添五万人马,足可一战啦。按着行兵的日期,应当头三天来到,耽搁了三天,到了昆阳王与汉兵打上仗对上敌啦,这四员大将才带兵来到。王霸、冯异、耿纯、耿弇大队人马开进昆阳城,听见城南鼓炮之声,喊杀连天。四员大将问守城的兵将们:“南门外是怎么一回事?”守城的兵将说:“昆阳王、颍阳王在南门外与汉兵正然打仗哪。”四员大将把五万大兵留在城中四万,率领一万人马到南门外助战。这四员大将率领人马冲出南门,昆阳王、颍阳王看见这支人马前来助战,痛快极啦。四员大将向昆阳王、颍阳王施礼完毕,说明来意,然后勒马停蹄,在大纛旗下往对面观看。

邓大帅向刘秀说道:“千岁,我们兵将今日便可入城了,昆阳城已为我军所有。”刘秀问道:“怎么?”邓禹用手一指王莽大军里的两杆皂缎旗,说:“千岁你看,那旗上绣着‘冯’字、‘王’字,旗下穿青挂皂两员大将,使三股钢叉的那个不是冯异吗,使一口大斧的是王霸呀。”又用手一指那两杆素缎旗:“那旗上绣的‘耿’字,旗下穿白挂素使戟的是不是老将耿纯、小将耿弇呢?”刘秀一看,果然是王霸、冯异、耿纯、耿弇,惊喜非常,道:“昆阳城是我汉兵的了。”

前文书已然表过,王莽在长安城开科取士,刘秀带着邓禹、马成、冯异、王霸去赶考,住在长安城内连升店,那耿纯、耿弇父子爷儿俩亦去赶考,与刘秀相见遇面。耿纯许给刘秀啦,曾说过:“日后千岁兴师讨莽之时,愿效犬马之劳。”如今亦是王莽该着倒霉,他们这四个人到昆阳城受昆阳王的节制,以为有他兄弟节制这数万人马,足能挡住刘秀了。哪想事又凑巧,这王霸、冯异、耿纯、耿弇都是刘秀的人,这昆阳城焉能不丢?邓禹向刘秀说破了此事,刘秀真是喜不自禁。

当下王霸、冯异、耿纯、耿弇看对面列着汉兵大队,足有两万人马,邓大帅在大纛旗下压着全军大队,一干诸将众星捧月一般。四个人想着邓大帅准得明白他们的用意,彼此说道:“咱们该着了吧?”颍阳王、昆阳王听着痛快极啦,想着四个人是忠臣,一路劳苦,到了这里就给国家出力。其实他们哥儿俩不明白,这四个人说“该着了吧”,是要该着献昆阳城了吧,要把昆阳城献给刘秀。四个人说完了话,王霸催马抡斧,冯异催马抖叉,直奔颍阳王,大声喊嚷:“颍阳王,你往哪里走,今天要你的性命!”颍阳王大惊,急忙抡刀招架,跟他二人杀在一处。王霸这口大斧使开了,翻天六十四砍,真是厉害。冯异的三股钢叉抖开了,支、撞、扑、盖、钩、挂、连、环,一招一式向颍阳王进逼,拼命死战,杀成一团。耿纯、耿弇父子爷儿俩齐催坐马,各抖方天戟,向昆阳王就扎,厉声喊嚷:“昆阳王老儿,你尚在梦寐中,我们乃大汉朝良民,焉能扶保弑君篡位的王莽?今天为国除奸,为民除害,将你这老贼弄死算完!”昆阳王几乎气死,气得他暴躁如雷,把囚龙棒一摆,和耿家父子杀在一处。四员大将带出来的一万兵,见他们的将军与昆阳王、颍阳王动了手啦,他们立刻反穿号坎儿,亦向昆阳王的兵将动了手啦,昆阳王的兵将当时就乱了。昆阳王、颍阳王弟兄二人仗着武艺高强,在当中横冲直撞,与王霸、冯异、耿纯、耿弇动上手。

邓大帅派了四员大将保护刘秀在旁观战,指挥全军大队冲杀过来。邓禹指挥汉兵围了个大圆圈,围着莽军,由外往里杀。颍阳王动着手,见他们的兵将伤亡过重,唯恐怕把昆阳丢了,大声喊嚷,叫昆阳王和他杀出重围,回归城内守城。昆阳王在前一摆双棒,杀出一条血路,颍阳王在后相随,弟兄二人一前一后,由乱军之中出来,往北跑下来。到了护城河桥,从桥上往下一冲坐骑,听见城里边呐喊杀声,大料着城里亦动上手啦。弟兄二人没敢进城,顺着城根儿,靠着护城河的里岸,往西而逃。邓大帅带领兵将往西就追。汉兵往西去追昆颍二王,王莽的兵将乘机四散而逃。王霸、冯异、耿纯、耿弇又进了南门,到城中去杀城中昆阳的兵将。

那汉元帅邓禹带兵往西追赶昆阳王、颍阳王,始终亦没追上,见他弟兄二人从西门护城河桥过去,往西逃走。邓禹率领兵将在后头还是苦苦地追赶。邓禹想把他二人追获,一气儿追了三十余里,忽见对面有支人马,响炮擂鼓,接应昆阳王而来。这支接应大队约有两万之众,左右排开,让出一股走道,放过去残兵败将。当中挑起一杆紫缎色大纛旗,旗上绣着“陇右守将”字样,旗中间斗大的“阎”字。旗下金甲绿袍,一员大将勒马停刀,挡住了追赶去路。邓大帅见这支人马旗帜鲜明,队伍整齐,料着这支人马必然善战,不可轻敌,率领追兵回了昆阳。回兵之际所经之处,死尸遍地,血水横流。

邓禹回到营中升帐办公,一干诸战将帐内报功完毕。大帅传令查点伤亡的兵士,查清了数目,然后退帐。一宵安然无事。昆阳城中,王霸、冯异、耿纯、耿弇与他们劝降了的莽军把昆阳王的兵将杀死了无数,其余的走不了的只可投降。四个人把城中的事情布置完毕,出昆阳迎接刘秀入城。邓大帅传令全军大营兵将们一并入城,出榜安民,收编四将劝降的王莽大军。刘秀封耿纯为东光将军、耿弇为浩赤将军、冯异为武津将军、王霸为淮阳将军,其他降将们尽以偏将收用。邓禹三天的工夫把一切的事情布置完毕,查点得了的军粮实为不少,足可进兵攻取潼关。

将要起兵,没想到黑夜之间,昆阳王王立、颍阳王王疑弟兄二人由陇右率领三万大队,白昼间不走,黑夜之间行兵,潜至昆阳城南,在兴龙岗的南边扎下大营,周围挑壕沟,堆土垒,栽埋鹿角,支搭帐篷;立营门,栽大杆,挂纛旗,立旗杆,设刁斗;埋锅造饭,铡草喂马。一夜之间,把营寨立好,铁桶相似。到了天亮,汉兵知道了,他们的营寨已然安完。大帅邓禹同刘秀正然喝茶哪,值日旗牌官进来禀报:“兴龙岗南有王莽大军数万,由昆阳王、颍阳王统带,已然扎下营寨。”大帅邓禹吩咐:“再探。”旗牌官出来传令。刘秀向邓禹说:“元帅,王莽的兵将至此一路劳乏,乘他没养足锐气,急速带兵去攻打他的营寨。”邓禹说:“千岁,昆阳王回兵至此,是怕我军进兵取潼关。他们带兵回来在城南扎下营寨,是为绊住我军,别离昆阳城,免得攻取潼关。敌人这支人马绝非和我们对敌,我们兵将到他们营外,骂战亦是不出,叫战亦是不战,大约着敌人是等着王莽的大军来到了,方才跟我们决战。要灭王莽绝非消灭莽军数万可定天下,乘此敌人大军未至,先不必去攻他们的营寨,咱们先把锐气养足了,等着王莽的大军来到了,再与他们大战决斗。”刘秀听着邓禹说得有理,暂且不便去叫战了。汉兵目的既然在等王莽大军到了再为决战,当然不能出战啦。那昆颍二王亦是等王莽发来大军,才和汉兵决战哪。这三万莽军虽不敢轻易与汉兵开战,可把汉兵绊住啦,不然刘秀大兵就由昆阳奔潼关了。两国人马各自小心,互不相犯。

数日无事。这天昆阳王在营中接得王莽的公事,已然遣派十万大军往昆阳而来,昆颍二王大悦。原来王莽在朝中连三并四地接到了几件紧急的折本,颍阳城、昆阳城俱被汉兵夺去。王莽大惊,很觉不安,因为武状元岑彭保了刘秀,王莽就气愤难伸。又见折本里奏明,左卫将军马成率领五万兵归降了刘秀,右卫将军朱佑率领十万人马亦归降了刘秀,几乎把他气死。如今又见折本里有王霸、冯异、耿纯、耿弇带兵降了刘秀,王莽很是后悔,不该重用武科场的举子。刘秀原倒好灭,如今有了朱佑、马成这十五万大兵,可就不易剿灭了。王莽从此是武科场新中功名的举子,一概不敢重用了。他又命吏部天官窦融、兵部司马王雄为招贤馆的正、副总管,并颁布十三条招贤的榜文,在长安城内设立招贤馆,挂榜招贤。

这天正是吏部天官窦融在馆中办理公事的日期,外边来了个投效的武士。窦融见这人长得好似半截塔一般,身高足有丈三,头大项短,膀阔三停,肚大腰圆,黑黑脸膛,两道浓眉,一双大眼,蒜头鼻子,大嘴唇,连鬓络腮的短钢髯在腮边扎里扎煞。头戴一顶皂缎色壮帽,上身穿着皂缎色箭袖,腰系丝鸾带,青绸子中衣,青缎薄底靴子,外披着一件青缎英雄氅。有官人带着他来至窦融面前,官人用手一指窦融说:“这是吏部天官。”这人向窦融说:“梁方拜见天官大人。”窦融才知道这人叫梁方。

书中暗表,这梁方是河北信都的人氏,自幼父母双亡,随着兄嫂度日。他哥哥梁贵与他嫂子不肯叫他做庄稼活儿,教梁方念书习武。十几年的工夫,书念得平常,学问不大见好,武艺很是不错。步下拳脚,马上功夫,十八般兵器精通,惯使一条凤翅镋,力大无穷,武勇善战。这年王莽在长安开科取士,选拔武状元,梁方他哥哥叫他到长安城赶考,求取功名。因为家道饶裕,带了几百银子路费,由信都起身到长安赶考。谁想他的命运不佳,功名无分,没走到长安城就染了重病,病在中途路上,店里养病直到冬季,病体才好。他病好啦,武科场亦耽误啦,恩科武状元岑彭那时候都放出官去啦。梁方有心回家,又怕街坊邻居耻笑他,自己知道是功名无分,因染重病把功名耽误啦;不知道的人不这么说,就许说自己无能,哪是有病啊,简直是个饭桶。梁方仗着带的钱多,反倒奔了长安。到了长安城内住在店房之中,想找个事做,他又不认识人,做买卖又不会做。在长安城住了一年有余,盘费钱已然花没啦,欠下店饭账,困在长安。

这天他正在屋中发愁,店家进来说:“客人,你不出来散逛散逛?如今长安城设立招贤馆,招贤纳众,你何不前去报名哪?”梁方说:“招贤馆现在哪里?”店家说:“在东门里。”梁方说:“我看看去。”当时他离了店房,遘奔东门里,找到招贤馆。见招贤馆东边有十三条榜文贴于墙上,围着好些人观看。梁方在众人后头就看见了,见那榜文上写的是:

晓谕军民人一体知悉:如有人能晓十三件中一件者,可至招贤馆报名,听候考验。立贤无方,不拘贵贱,果有奇才,定当请旨奏用。如能报效立功,不次超擢,封侯拜相,悉在此举。兹将招贤十三件条文列后:

一、熟读韬略,深知兵法,善于用兵者,以元帅录用。

二、能抢关夺寨,斩将搴旗者,以先锋录用。

三、能武勇善战,才堪驱使者,以战将录用。

四、谙晓天文,善占风候者,以赞划录用。

五、能素知地理,深通险易者,以向导官录用。

六、心术公平,为人正直者,以记录官录用。

七、机变精明,才可议论军情者,以参议录用。

八、语言便利,足能动人者,以说客录用。

九、精通算法,毫厘不差者,以粮官录用。

十、多读诗书,可为博士者,以顾问录用。

十一、素精医术,神工巧用者,以军医录用。

十二、善能驰驱,探听机密者,以细作录用。

十三、掌管公文,出入有序者,以书记录用。

梁方看见这十三条榜文,第一为帅,自知才干不够;若为先锋战将,颇为合适。梁方走进招贤馆,到了回事的地方报名。回事的人见梁方人才出众,料非常人,立刻带他见吏部天官窦融。

梁方见着窦融施礼,窦融问了问他的家乡住处、出身来历,然后看他的武艺。梁方练了刀、弓、石、马、步、箭六样技艺,窦融看着颇为不错,心里可不喜爱梁方,暗道:这人武艺虽好,不知纲常礼义。贤臣择主而佐,良禽择木而栖。他不懂择主而事,来保王莽。要叫他扶保了王莽,王莽必然重用,他要到了阵前,便与汉兵不利;我若隐而不报,被王莽知道了,于我不利。我窦融要没了,汉太子刘秀可就没了内应啦。暂且叫他见王莽,遇见机会再为除治。当下窦融向梁方说道:“我看你的武艺不错,明日五鼓你可到朝门等候于我,我上朝的时候把你带至朝房候旨面君,听旨录用可也。”梁方遵命,退出招贤馆,回归店房。梁方很是纳闷儿:这窦大人怎么不大喜悦,莫非他有意要我贿赂呢?猜疑不定。这梁方他如何知道,窦融是大汉朝的忠臣,明保王莽暗保刘秀啊!

这一夜的工夫梁方亦没睡实在。次日五鼓到了朝门,等了没有多大工夫,窦融乘轿来至朝门下轿,把梁方带进朝门,叫他在朝门候旨。文武百官来齐了,钟鸣鼓响,天子临朝,文武百官行完了参拜之礼,文东武西站立两旁。窦融出班跪倒,奏禀:“招贤馆得一勇士梁方,武艺高强,颇可任用,请万岁传旨,现在朝房候旨听用。”王莽立刻吩咐:“窦老天官免礼平身。”窦融站起来啦。王莽传旨:“召见梁方。”传旨官一声喊嚷,梁方出离了朝房,来至金殿,丹墀之下跪倒磕头,肘膝见礼。王莽见梁方身体雄壮,很为喜爱,命他在殿前练习武艺。梁方说他惯使凤翅镋,王莽命人预备。少时间御前侍卫给他拿了条镋来。梁方在殿前练了回镋,王莽看他的武艺受过高人传授、名人指教,抖欢了凤翅镋,真有龙吟虎啸之声。梁方练完了,往殿前一跪。王莽说:“梁方,你的武艺如此,可称无敌将了。”梁方叩头说:“谢万岁。”王莽说:“梁方,朕命你去往阵前杀敌,你可愿往?”梁方说:“草民愿往。”王莽说:“朕要命你领兵十万,昆阳城歼灭刘秀,你能吗?”梁方说:“愿效犬马之劳。”

旁边站立的吏部天官窦融见王莽要破格录用,心中暗替刘秀担忧,有心要给王莽破坏,忙言道:“万岁且慢,难道马成、朱佑的事情忘记了不成?已有前车之鉴,奈何又蹈覆辙耶?”王莽不惟不知道窦融要坏他的事情,还以为窦融是忠臣。他想:窦融这话说得很对,马成带领五万人马在棘阳关保了刘秀,朱佑带领十万人马在颍阳降了刘秀,这两桩事情想起来够多么害怕,实是前车之鉴。如今这梁方初见孤家,我便如此,人心隔肚皮,做事两不知,倘若这梁方再带十万人马归降了刘秀呢?岂不是有了前车之鉴,又蹈覆辙吗?看起来窦融这人遇事颇有见解,他的话不可不听。心中想罢,向窦融说道:“卿家之言,甚为有理。”窦融说:“要是为帅,必须夙有声望,上得君王所信,下有兵将肯其服从,然后才可为帅。梁方之勇,可以先锋录用,另用一夙有重望者为元帅,然后兵伐昆阳。”王莽又点头道:“卿言是也。”窦融说:“臣愿保一人为帅。”王莽问道:“卿所保者何人?”窦融说:“三齐王苏献。”王莽听他保三齐王苏献为帅,心中很是愿意,很赞成窦融二目识人。

原来窦融保荐苏献为帅,不是善意。窦融早就窥透了苏献的心意了。这苏献是个大大的奸臣,他不忠于大汉朝,焉能忠于王莽?他保王莽篡位之后,见王莽得了天下,九五之尊,万乘之君,他很是羡慕。他早就有杀王莽取而代之的心意,只是王莽心里亦很明白,不肯委以重任,宁可封他三齐王,叫他吃王爵的俸禄,也不愿叫他握有兵权。三齐王虽有不臣之志,没有兵权,就算是王爵又能怎样呢?如今是王莽驾前官员,不拘是文臣是武将,只要有才干的,苏献就仇视。苏献恨不能把王莽驾前的能臣排除一尽,净剩下没有能为的,多咱他掌了兵权,便可夺了王莽的天下。现在刘秀起义兴兵啦,王莽、苏献处在利害相同的地步,二人暗含着事事同情啦。如今窦融保他挂印为帅,可中了苏献的心怀。苏献想着把兵权弄在手内,只要出了兵,走在路上抓个错儿便可将梁方杀了,谁让他不走我苏献的门路啦?排除异己,势在一杀。当下窦融保他为帅,要将帅不和,出了兵难打胜仗,果不出其所料。

王莽向苏献问道:“三齐王,你可愿意为朕出力,挂印为帅呢?”苏献慌忙跪倒,说:“万岁,臣蒙圣恩,位至三齐王,荣耀已极。今国家有事,臣应当效劳,愿往昆阳杀敌灭汉。”王莽大悦,立刻传旨,就命三齐王苏献挂印为帅,封梁方为正印先锋,戴金牌,赐号“无敌将”。限令三齐王十日之内调齐了十万人马,开往昆阳。然后散朝。

自此三齐王苏献就发下命令,调动人马。七八天的工夫,十万人马调至长安,齐聚东门外,粮饷拨足了。第九天是黄道吉日,夜内就拔营起寨,刀矛器皿、锣鼓、帐篷、粮草等项装扎车辆。苏献只给先锋官五百儿郎,要他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,进兵昆阳城。梁方在前,苏献在后,十万人马浩浩荡荡,旌旗招展,队伍丛杂,遘奔昆阳城而来。一路之上,苏献并不约束兵将严守纪律,纵兵殃民,无恶不作,还向梁方百般刁难,要想抓个错儿把他杀了。梁方看破了苏献的心意,低头忍受。国法多严,不斩无罪之人;军法多严,不违不抗,能奈我何?到了昆阳城与汉兵汉将对了敌,再看谁成谁不成。虽是将帅不和,直到了昆阳,苏献亦没把他杀了。行兵之际,兵到昆阳,安营下寨。一路劳苦,理应歇兵三天养足锐气,四天出兵。苏献不明,即令梁方出马。如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,他有重赏;打了败仗,定斩不饶。梁方明白苏献没安着好心,绝不违抗,就带了五百兵,遘奔昆阳南门。

王莽大队人马没到昆阳,汉兵探马探了去,飞报邓大帅。邓大帅得报,立刻同刘秀带领四先锋、一干诸战将,帅府门前一齐上马,遘奔西门登城瞭望。君臣将帅到了西门,弃马登城,上了西城往西观看,只见西边盔甲层层,刀枪滚滚,旌旗招展,人马奔腾,遮天盖地,漫山遍野而来。刘秀见了较比别人难过,触目惊心。君臣正然观看之际,兵丁禀大帅:“南门外有王莽的先锋官无敌将梁方叫战。”大帅邓禹吩咐值日旗牌官:“点齐了三千兵将,南门里候令。”然后大帅与刘秀率将士儿郎下城,上了马遘奔南门。穿街越巷来至南门,大家一齐下马,顺着马道上城。君臣将帅到了城上,往南门外一看,有支王莽的兵将,人数不多,约有五百人。一对皂缎色门旗,当中高挑一杆皂缎色大纛旗,周围红火焰儿,当中间白月光黑字“前部正印先锋官”,当中斗大的“梁”字。旗下一员大将,人高马大,十分威武,手下使一条凤翅镋。这员战将跳下马来身高有丈三,头如麦斗,膀阔三停,肚大腰圆,黑黑的脸膛,一身镔铁甲,穿青挂皂。背后五杆护背旗,青缎色飘带,旗上绣着五个大字,将之五才,智、仁、信、勇、忠。胸前挂护心宝镜,肋下佩带宝剑,鱼褟尾,两扇战裙护住腿,遮住马面,云跟靴,跨下一匹乌骓马,手使凤翅镋。真是威风凛凛,杀气腾腾!
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双11红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