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东汉演义》讲述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,汉太子刘秀率领员云台大将兴兵伐王莽,及东汉十二帝的更替。着重讲了光武中兴的故事,奸臣暗害刘秀,光武帝二次中兴汉室。本书按照《全汉志传》、《两汉开国中兴传志》的架构来写,内容有一定的补充。
却说王莽统兵离着长乐坡相差还有五六里路,他与昆阳王、三齐王采好吉地,安营下寨。挑壕沟,堆土垒,栽埋鹿角,支搭帐篷,埋锅造饭,铡草喂马,升坐中军大帐,点名过卯,发放军情。王莽统兵来到长乐坡扎营,汉兵的探马就飞报大帅马援,马援得报,心中大悦,向刘秀问道:“千岁如何?”刘秀说:“元帅料敌如神,孤实钦佩。”马援立刻传令:“四更造饭,五更俱要用饭,天明出战。”这令传下去,四更天早战饭造得了,五更天汉兵汉将各用了战饭,马匹亦都喂足了。武将披挂整齐,兵丁整装待发,马夫们将应用的马匹俱皆准备好。马大帅升坐中军大帐,将士儿郎施礼完毕。马援传令,命邓禹带大将十二员、偏将二十四员、牙将四十八员,马步军各一万,在长乐坡左边列队,相机策应,助战杀贼。邓禹遵令,出帐点兵去了。马援又命寇恂带大将十二员、偏将二十四员、牙将四十八员,马步军各一万,在长乐坡右边列队,相机策应,助战杀贼。寇恂遵令,出帐点兵去了。马援又命姚期、马武、岑彭、杜茂点兵五千在营门外候令,四先锋出帐点兵去了。马援又命卢方、魏致点兵五千为左路接应,朱刚、朱柔点兵五千为右路接应,朱文华看守大营。诸事完毕,马援要率领一干诸战将出营啦,刘秀说:“孤亦要观敌瞭阵。”于是君臣们帐前上马,齐催坐骑,各抖丝缰,遘奔营门外。
见四先锋与五千大兵已然齐队候令了,马援就率领兵将杀奔长乐坡前。马援就见对面尘土飞扬,王莽的大军来到了,急忙吩咐:“我兵列阵。”咕咚一声炮响,两杆素缎门旗开处,五千汉兵分为左右,长枪短刀排列整齐。当中高挑一杆帅纛旗、四杆先锋纛旗,左有姚期、马武,右有岑彭、杜茂,与一干诸战将护着马援,压住了全军大队。闹龙纛旗之下,汉光武勒住了坐骑,往左边一望,见邓禹的兵将已然将阵势列好,真是旌旗映日,剑戟光辉,军容严整。往右边一望,寇恂的兵将亦将阵势列好,纛旗鲜明,刀枪密排,整齐严肃。三队汉军真是盔明甲亮,器械精良,兵山将海,军中士气振作起来,极为壮观。刘秀心中很为高兴,想着有这些忠勇的将军,何愁不灭王莽?国之成败,军之成败,在此一战。
要看两军决战了,西方炮声隆隆,鼓角齐鸣,王莽的大军来到了,在对面列阵,约有两万之众。龙纛旗葫芦金顶,黄绸子飘带,上衬金铃,杏黄旗上围着红火焰儿,上绣九条金龙,八条龙张牙舞爪,一条龙正在当中。金顶黄罗伞倒垂灯笼穗儿,上绣九条龙,相衬瑞草仙花。左右有青龙旗、朱雀旗、玄武旗、太常旗、勾陈旗、白虎旗、黄幡旗、豹尾旗,龙凤日月四大扇。旗幡伞扇之下,盔明甲亮,数十员战将拥护着王莽。王莽在当中抱着两杆绿缎旗,压住了全军大队。
汉新两国人马将阵势列圆了,刘秀向马援说:“元帅派人到对面,就说有汉太子刘秀请安汉公王莽阵前答话,孤与他有话要讲在阵前。”马援就命总旗牌官前往。总旗牌官催坐骑直奔对面,高声喊喝:“对面的兵将听真,今有大汉太子请安汉公王莽阵前答话。”他说完了,就听对面咕咚一声炮响,冲出来三骑马,左有昆阳王,右有三齐王,当中是王莽,扑奔前来。总旗牌官归队,马援命姚期、马武、岑彭、杜茂保护刘秀阵前答话。
于是君臣五个人催马临阵,马到阵前,勒住了坐骑。刘秀君臣看王莽满脸皱纹,须发皆白。头戴一顶九龙盘珠冠,满嵌明珠。身披黄金甲,龙鳞片片,龙头口含挂甲钩环。勒甲丝绦杏黄丝九股攒成,巧系蝴蝶扣儿。内衬一件杏黄缎色滚龙袍,上绣九条金龙,锦簇簇,花绒绕。前悬一面护心镜,后勒八杆护背旗,葫芦金顶,黄绸子飘带,上绣金龙火焰儿。肋下佩带一口勾陈剑,绿鲨鱼皮鞘,真金什件,真金吞口,杏黄绸子挽手,倒垂灯笼穗儿。三叠倒挂鱼褟尾,两扇黄缎子征裙上嵌金钉。黄绸裤子,蓝底抹绿靴牢踏在一对紫金镫内。坐下逍遥马,鞍韂鲜明,项挂威武铃,马鞍鞒得胜钩上挂一条金
盘龙枪。看这身戎装,就透出来要决一死战的样子。
刘秀冲他抱拳道:“安汉公请了。”王莽见刘秀五官相貌似乎面善,好像是在哪里见过他的,一时之间却想不上来。见马武的蓝脸蛋冲着自己怒目横眉,王莽很是有气;看着岑彭,未免伤心难受。想着当年在武科场的时候,武状元点他岑彭,不点马武马子章,惹得马武大闹武科场,对于他岑彭施恩重用,如今却保刘秀当了汉先锋,与自己为仇作对,很是伤心。听刘秀叫他安汉公,忙问道:“唤我的是何人?”刘秀说:“汉太子刘秀刘文叔。”王莽说:“孝平皇帝九岁登殿,在位五年,十四岁晏驾归天,未能立后。你说是汉太子,孤实不解。”刘秀说:“安汉公,我乃孝景皇帝门下之孙,长沙定王之后。大汉宗亲立我为平帝之后,承继帝嗣,故称汉太子。我大汉对你王莽不薄,你们王氏门中虽在汉室称臣,没给我汉室出过力,未有寸功,一门显贵,数十人俱都为官,皇恩浩荡,不为不厚。你官至兵部大司马,受爵安汉公,不知忠君报国,鸩酒毒死先皇,皇亲国丈弑君篡位,翁夺婿业,不忠于汉。我仗汉室之余德兴师讨贼,名正言顺,攻无不取,战无不胜。你王莽一人之贪,十数年干戈不止,战场不息,生灵涂炭,天怒人怨,罪恶已极。孤大兵在此,还不下马受擒,认罪受诛,等到何时?”王莽说:“刘秀,你是妖人,假冒宗亲,妄动干戈,无故兴兵。你说孤弑君篡位,乃血口喷人!自古至今哪有翁夺婿业之理?你我勿用唇舌相战,大兵在此,何不一战?胜者王侯,败者贼寇,生死存亡,战后而定。”怒恼了姚期,催马拧枪直奔王莽。三齐王苏献催马摆刀,迎住姚期,杀在了一处。刘秀有马武、岑彭、杜茂保护着,圈马归队。
马大帅向刘秀说:“千岁,两军鏖战胜败难定,此处不是安全之地,请驾归营。”刘秀点头应允,立刻就带四个王官离了大军,回归大营去了。马大帅与兵将们往两军阵前观看,只见姚期与苏献杀在一处,姚期只能招架,不能还手。那苏献老迈年高,刀法纯熟,实在厉害。马大帅派邳彤助战。二十八宿翼火蛇催马抖金枪,亦奔了苏献。苏献一个人力敌二将,面无惧色,大刀招数不乱。马大帅又命王伦、傅俊出马,王伦、傅俊催马临阵。四条大枪使开了,犹如四条怪蟒围着苏献乱钻。五个人走马灯相仿,杀得难解难分。原来四将之勇非是不能胜他,因为刘秀传过旨,晓谕将士儿郎在两军阵前要拿苏献,是要活的不要死的,生擒者有功,伤了他的性命无功有过。刘秀与王莽阵前答话之际,马大帅又向汉兵汉将传令,要拿王莽、苏献得生擒活捉,不准伤他二人性命。故此姚期、王伦、邳彤、傅俊不能取胜,动手之时都小心怕伤害他的致命处,苏献暗着得了便宜。
昆阳王王立见四将战苏献一人,他催马亦奔阵前。马大帅见有人帮助苏献,立刻命大斧将坚谭、王霸、王梁出战。这三个人亦催坐马,各抡大斧,杀奔昆阳王,将昆阳王围在当中,如同走马灯一样,杀成一团。王莽阵中樊成出马,汉将耿纯、耿弇、景丹出战,齐催坐马,亦杀奔樊成,又将他围在当中厮杀。
三齐王苏献虽然善战,他年纪大了,工夫又长了,累得他周身是汗,遍体生津,呼呼气喘,只有招架之功,绝无还手之力。杀得他心中害怕了,他要想逃走,忽听姚期喊嚷:“王伦、傅俊、邳彤,你们三个人绕在苏献的面前,用枪一齐动手,我在后边好扎他。”傅俊、邳彤、王伦说:“是吧。”于是三个人圈回马来,将三匹马并齐了,一齐动手。王伦的大枪举起多高来,向苏献就砸,苏献横刀招架,当的一声,枪砸在刀杆之上,火星乱迸。傅俊、邳彤的大枪扎奔苏献的大腿,苏献用两条大腿将两条大枪夹住了。这三个人将马勒住,就用大枪支着,亦不往回撤,亦不变招。姚期从后边用枪就扎,枪杆穿在勒甲绦上。姚期说:“邳彤、王伦、傅俊,咱们往起端他。”三个人使劲一齐往上端,将苏献端起多高来。苏献离开马雕鞍啦,那马就四蹄蹬开,落荒而走。苏献气得将大刀撒了手,王伦拨马闪开,姚期、邳彤、傅俊端着苏献遘奔大队。到了队前,三人一撤枪,将他往地上一扔,汉兵按倒在地,抖他的勒甲绦,摘盔卸甲,寒鸦氽水,四马倒攒蹄儿,绑好了用杠子抬着回归汉营去了。
马大帅见苏献被擒,立刻传令:“点起连珠炮!”咕咚咚炮声隆隆,邓禹将他左边的两万大兵亦指挥着散开了,由左边往上围;寇恂将他右边的两万大军渐渐亦指挥着散开了,向王莽的大军包围。飞天大王郅君章见势,暗自说道:这个阵势,两军混战起来用不着我,我小小身量别给人家垫马腿儿。于是他往各处瞭望,见南边有几棵大树,他奔过去,如同猴儿一般就爬上树来。到了树杈上坐稳了,往下观看,只见王莽在黄罗伞下指挥他的兵将作战。马大帅令旗一指,数万汉兵将王莽君臣围住,两国人马混战一处。汉军兵将都想着捉拿王莽,立这件惊天动地的大功,都往王莽的龙纛旗黄罗伞杀来,愈来愈多,愈聚愈广,层层围住。工夫大了,王莽身旁左右之人俱都应战,竟无一人保驾。王莽见势紧急了,他将令旗披在马上,伸手从马鞍鞒得胜钩上摘下金
盘龙枪来,自己亦得动手保护自己了。小矬子郅君章在树上用手指着王莽,大声喊嚷:“王莽在这里哪,王莽在这里哪!”汉兵汉将就奔王莽。可怜给王莽举伞举旗的尽命丧汉军之手,一个亦没走了。王莽见势危急,自料难以逃生,唯恐被汉兵拿获,身受国法,万剐凌迟,不如一死了结。
他将要自尽,忽见昆阳王由外面杀了进来,向自己大叫:“万岁,势已紧急,你随我走吧!”他在前抡开囚龙棒,王莽在后相随,两个人要由乱军之中闯出重围逃走。昆阳王抖丹田一声喊喝:“呔!汉兵汉将听真,在下昆阳王王立。尔等要知道孤的厉害,急速闪开!如其不然,叫尔等棒下毙命!”双棒摆开,如同双龙摆尾。汉兵汉将哪里肯放,截住他们不放,被他双棒打得挨着死,碰着亡,无人拦得住他,杀得汉兵汉将纷纷倒退,当中间闪出来一股道。昆阳王往外带王莽,好容易杀出来,回头一看,就是自己,他哥哥王莽仍然在重围之内,又被汉兵汉将围住了。昆阳王急得无法,又杀进重围,还是往外救王莽。他杀了个三出三进,亦没将王莽救出来,急得他仰天而叹。
王立忽见长乐坡上有五匹马,马上之人是四个王官拥护着刘秀在坡上正然观敌瞭阵。他见刘秀身旁左右并无大将保驾,惊喜非常,暗自说道:我王立何不乘此时上长乐坡上要刘秀一死?将他打死,汉兵汉将瓦解冰消了。他就催马绕奔长乐坡北,怕刘秀听见,将马的銮铃摘下,顺坡而上。这个坡是土的,马往上跑,连马蹄的声音都听不见。
书中暗表,这刘秀怎么会到了长乐坡哪?只因马大帅说这个战场是两国举兵之地,请千岁回营。刘秀带着四个王官乘马回营,忽然转想:这一仗打胜了,王莽可灭,汉室复兴;这一仗打败了,前功尽弃,大汉朝的国仇不能报,天下亦难恢复。国之安危,事之成败,在此一举。他放心不下,要回来观敌瞭阵。又带着四个王官圈回马来,走到长乐坡,只听鼓声、炮声、人声、杀声、喊声、马声顺着风声送出多远,两国的人马已然混战在一处。刘秀要找个高埠之处,好观看两军争战。一眼望见长乐坡,这坡高有十数丈,宽有二十四丈,东西南三面无道,就如同刀截的一样,直上直下,只有北面有道。刘秀心想:要在这坡上观敌瞭阵,才得看哪。这才绕道上了长乐坡。原来这个坡不是天然长的,是人工堆的,堆这个坡儿是为皇上阅兵修的。刘秀在这坡上往各处观看,果然看见汉兵得手,王莽的兵将愈杀愈少,心中痛快,精神振作起来。
刘秀看着汉兵渐渐胜利,正然入神,忽听背后哗啷啷甲胄声音,回头一看,吓得刘秀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。四个王官见昆阳王杀来,他们料着刘秀的命是难保,如若昆阳王将刘秀打死,他们亦活不了。有两个王官急了,亦不管是不是他的对手,拉出腰刀来,催马遘奔昆阳王就砍。昆阳王双棒一磕,当啷啷两声,就将两柄腰刀磕飞了。双棒使了个抹丘式,噗哧、噗哧,两个王官连人带马死在棒下。那两个王官一害怕,由马上掉下来,顺着坡儿骨碌到坡底下去了,摔得鼻青脸肿。两个人不顾疼痛,爬起来就跑。
刘秀见势紧急,伸手拔出佩剑,爽性扑奔昆阳王。昆阳王将双棒举起多高来,向刘秀顶门就砸。刘秀在马上左脚忙踹镫,右臂探出去,一长身,用剑去扎他的双腕。这手功夫不容易练,叫“指日高升吞云式”。昆阳王见剑要到手腕上,急忙将双棒往左右一分。刘秀将要变招的工夫,二马错镫,昆阳王双棒打奔刘秀的脑袋,使了个“双风贯耳”。刘秀缩颈藏头,啪嚓一声,双棒将刘秀的紫金五龙盘珠冠打个粉碎,吓得刘秀亡魂皆冒,心里突突乱跳,头发亦都披散下来,如同一溜烟似的从长乐坡上跑了下来。刘秀心里迷糊了,应当往东逃走,好奔汉营,哪想下了坡往西而逃。昆阳王从坡上追将下来,见刘秀往西去了,心中大悦,由坡往西处处都有王莽的兵将,刘秀是自投罗网了。他在马上大呼大嚷:“妖人刘秀,尔休想逃生,还不下马受擒,等到何时?”刘秀连头亦不回,催马如飞,往西奔跑。两个人一前一后像流星赶月似的跑了数里之遥,刘秀忽然觉悟过来,不该往西跑去,西边尽是敌军,再往西跑,恐怕就有敌军啦。后边有人追倒不要紧,就怕前边有人截住。想到这里要圈马往东,一想不成,那昆阳王绝不能放自己回去,要想回去亦成,除非是有村庄、坟茔和树林子,才能绕回来哪。有了这个主意,刘秀催马走着,往四下里寻找着村庄、树林。
走了数里路,忽见前边有座树林,刘秀就遘奔树林而来。离着树林近了,隐隐现出些个兵将,料是敌军,吓得不敢前进。将要圈马逃走,忽听后面昆阳王大叫:“妖人刘秀,这可是你自投罗网了,前有我军拦挡,后有孤家追赶,我看你往哪里逃走!”他在后边催马喊嚷,刘秀就听树林中咕咚咚三声炮响,由树林内冲出五百儿郎,两杆素缎门旗开处,雁翅排开。个个头戴卒巾,身穿号坎,那背心上有个黄月光,上有“大新”二字,腰系皮鞓带,下边打着裹腿,扳尖大叶巴靸鞋,各捧刀枪,排列整齐。当中间高挑一杆杏黄缎色闹龙纛旗,旗上绣着有字,是“大新开国王”,旗下一人勒马停刀。这人身高丈外,虎背熊腰,面如淡金,黄中透润,两道剑眉,一双虎目,鼻直口方,三绺墨髯胡须。头戴一顶墨绿缎色软扎巾,身穿墨绿色短箭袖帮身小袄,绿绒绳十字袢,腰中系一把掌宽五彩丝鸾带,红绸裤子,足下墨绿战靴。胯下一匹黄骠马,鞍韂嚼环鲜明,手中擎着一口三尖两刃刀,相貌威严,仪表非俗。刘秀看着他面生不熟,不知此人是谁。不过看着旗号很觉纳闷儿,那逆臣开国王王富,自己是见过的,不是这样长相,料着他亦是王莽的战将。圈马要走,忽见这人催马直奔自己,大叫:“汉王千岁且莫担惊,我公孙述特来救驾。”刘秀听他报出姓名公孙述,半信半疑,信是看他那相貌,疑是他打着王莽的旗号。
阅者若问此人是不是公孙述?书中暗表,在前文书表过,姚期往大安山找赤眉王搬兵求救的时候,路过宝军山,与公孙述、郅君章结为盟兄弟。郅君章二下宝军山,随着汉兵出力,报效于大汉。这位大侠公孙述就在宝军山镇着赤眉军,那赤眉王空有百万兵,不能动转。公孙述在山上很不放心郅君章和三弟姚期,派兵下山不住地打探汉兵的动静,连连得报汉军节节顺利,他才放心。这天忽报有富春山严子陵求见,公孙述听说隐士来到,急忙下山迎接,将严子陵迎至大厅。宾主落座,有人献茶,茶罢搁盏。公孙述问道:“仙师从何处至此,有何见教?”严子陵说:“贫道由昆阳而来。”公孙述问道:“仙师往昆阳为何?”严子陵就将他为汉访贤,荐马援、寇恂为帅,五行昆阳山云台点将,巨无霸自尽等事,一股脑儿说明。公孙述听汉军大胜,二弟郅君章、三弟姚期均各平安,将心放下。严子陵说:“义士,贫道有事相求,不知肯拔刀相助否?”公孙述说:“仙师何言太谦!有事只管吩咐,赴汤蹈火,不敢辞也。”严子陵说:“巨无霸已死,王莽兵将难抗汉师,不久汉兵攻打潼关,潼关一破,汉兵就可以直捣长安。依我所料,汉兵到了长安,王莽必然率兵出战,一决雌雄,汉兵终必胜利。我怕王莽事败之后逃往他方,成为后患,欲请义士往长安城东埋伏,截获王莽。不知义士肯为出力否?”公孙述说:“这是为国为民、助善除恶、兴正去邪的事,我愿去助战。”两个人就商量起来,如何下山,如何混进潼关,如何在长安附近埋伏。商量妥当,严子陵就告辞回归南阳去了。
公孙述在山中挑选了五百名精明强干、聪明伶俐的喽啰兵,分为十帮儿,改扮柴夫、农人、保镖的、买卖商人,一帮帮地下了宝军山,向潼关而去。那时候汉兵还在昆阳,未取潼关,潼关还许行人来往。五百儿郎就混进潼关,公孙述与他们都住在长安城东关大小客店,又买了些兵器,亦都在深夜之时埋伏在深林中,不住地打探汉兵的动静。未几得报王莽的兵将由各处败了,都逃奔长安,潼关失守,汉兵西来。公孙述喜悦已极。这天王莽亲统大兵离了长安,往长乐坡走后,公孙述在夜内乘马往深林中掘取兵器,召集五百儿郎在林中出发,命人打探长乐坡两国人马开仗没有,哪时开仗,哪时就奔大道上埋伏,往截王莽。这天王莽与汉兵大战在长乐坡,公孙述得报就进兵了。
及至到了长乐坡西,望见有支人马,约有三千之众,在大道上列着队,当中间高挑着一杆鹅黄闹龙纛旗,上书“大新开国王”的字样。公孙述料着必是王莽派这支人马保护后路。书中暗表,这真是王莽派的保护后路的人马,主将是开国王王富。王富正在这里保护归路,忽见公孙述率兵来到,不知他是哪路人马。他立刻纵马而出,用手中刀一指公孙述,厉声问道:“你是哪路人马,至此为何?快快说明来历!”公孙述说:“我乃立地金刀公孙述,特来拿贼。”王富大怒,用刀便砍。公孙述使了个“顺风扫叶”的招数,嗑哧一声,将他砍于马下。三千莽军见开国王落马,一阵大乱。公孙述与五百儿郎冲杀过来,只杀得他们七倒八颠,扔下旗纛器械,纷纷逃走。公孙述亦未深追,将得过来的旗纛、锣鼓、炮、刀枪等项他们使用,将死尸上的军装背心脱下来,叫五百儿郎穿上。都改扮好了,他们在深林中隐藏。公孙述的心意,只等王莽兵败之后回奔长安时截获国贼了,没想到王莽没来,刘秀被昆阳王追下来了。公孙述焉能袖手旁观,立刻命令五百儿郎林前列队。五百儿郎就由林中出来,雁翅儿似的左右排开。公孙述见刘秀要走,忙喊道:“千岁慢走,我公孙述在此。”
刘秀听他是公孙述,当初姚期说过,他大拜兄公孙述相貌魁梧,胯下马,掌中一口三尖两刃刀,天下无敌,能在百万军中取上将的人头,如探囊取物一般。如今刘秀见着了,看他的相貌倒相信他是公孙述,看他们挑着王莽的旗号,穿着王莽的服装,心中大疑。公孙述催马向刘秀问道:“千岁,后面的昆阳王是要死的还是要活的?”刘秀听他这口气大了,想那昆阳王能在数十万军中随便出入,任意纵横,公孙述亦不是项长三头,肩生六臂,生擒活捉似乎不信,说:“孤要死的。”公孙述听说要死的,将马一催,如同风驰电掣一般飞奔昆阳王。刘秀要看看他的武艺如何,及至自己拨转马匹,往东观看,公孙述的大刀嗑哧一声,将昆阳王的人头砍下来,落在地上。王立尸横马下,那一对囚龙棒掉在了地上,砸下地面多深。刘秀真是佩服,就凭自己拨转马匹的工夫,公孙述就能将昆阳王的人头砍下,真是名不虚传的“立地金刀”了!
公孙述下马拾起昆阳王的首级,奔至刘秀马前,将人头放在地上,屈膝跪倒,口称:“公孙述救驾来迟,在千岁马前领罪。”刘秀这时相信了,甩镫离鞍下了马,用手往起相搀,口称:“义士,孤不敢受礼,免礼平身。”公孙述站将起来,刘秀这才说:“孤久仰义士大名,军务倥偬,未得相会。义士从何处至此?”公孙述就将南阳隐士严子陵往宝军山找他,要他在长安路上埋伏,等王莽兵败时截获国贼的事说了一遍,刘秀才知道他的来历。公孙述说:“千岁,长乐坡大战乃汉兵肃清逆军之时,千岁怎么会叫昆阳王赶下来,莫非无人保驾,左右无人吗?”刘秀说:“孤兵山将海,保驾何至无人?只因马大帅说长乐坡两国举兵,不是安全之地,他请孤归营。孤想忠勇的将士儿郎俱都舍死忘生,阵前杀敌,孤亦不应当归营,与四个王官悄悄地上了长乐坡,一者瞭观敌阵,二者还能振作士气。不料被昆阳王看见,纵马上长乐坡追孤至此,若不是义士相救,孤定命丧昆阳王之手。功高者莫过救驾,计毒者莫过劫粮。义士有此大功,灭莽之后可共享富贵。”公孙述说:“千岁,救驾之功我不敢受,愿将此功让与我弟姚期。”两个人正然讲话,忽听东边炮声、鼓声、人声、马声,来了无数兵将。刘秀向公孙述说:“义士,孤的三帅、四先锋来了。”
原来由长乐坡上骨碌下去的两个王官爬起来往东而去,望见帅纛旗,飞报三位元帅。马援、邓禹、寇恂得报大惊,急率兵将往长乐坡西追赶昆阳王,都来救驾。及至到了林前,见地上死尸横着,旁有囚龙棒,刘秀与一人立谈。姚期向三位元帅说:“与千岁说话的是我大拜兄公孙述。”三帅、四先锋与一干诸战将一齐下马向刘秀领罪。刘秀说:“此事怨孤粗心大意,卿家何罪之有?免礼平身。”将帅们站将起来,公孙述与三位元帅施礼,三帅还礼。姚期与公孙述说着话,刘秀就将公孙述救驾,刀斩昆阳王的事说与三帅。他们在这里说话,那王莽可就逃了生啦。先前汉兵层层围着,他难突重围;马援、邓禹、寇恂、姚期、马武、岑彭、杜茂带着兵将往长乐坡西去救驾,王莽乘这个机会逃出了重围。
王莽他没敢归营,往长安而来。离着长安近了,天色将黑,忽见对面跳跳跃跃来了个小人儿,王莽用枪便扎。真亦奇怪,一扎没有,不扎就在眼前晃悠,王莽不由得大吃一惊,心中暗道:鬼是聚而成形,化而成气。莫非我运败时衰鬼来欺吗?想到这里,仗着胆问道:“你是神是鬼?”这个小人儿晃晃悠悠地说道:“我是神可是丧门神,我是鬼可是要命鬼。”王莽听他说话的声音好像是人,用枪又扎,小人儿一闪就扎空了。王莽大怒,厉声喝道:“小子,你快快躲开!如若不躲,朕的枪下要尔性命!”小人儿说:“要命?我可怕你。”三蹿两蹦地没了。王莽催马要走,就觉啪的一下,有一物打了右脚一下儿,疼得他难忍,低头一看,是那小个子用手中的小棒槌打的,气得王莽用枪杆就杵,那小子滋溜一下又跑到左边去了,啪的一声,小棒槌又打在了左脚之上,疼得王莽暴跳如雷。这小子行如猫鼠,恰似猿猴,忽前忽后,忽左忽右,气得王莽烟生火冒,将马催欢了,飞奔长安城。这小个子在后便追。阅者若问这小个子是谁?书中暗表,这就是郅君章,他从长乐坡追下王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