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东汉演义》讲述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,汉太子刘秀率领员云台大将兴兵伐王莽,及东汉十二帝的更替。着重讲了光武中兴的故事,奸臣暗害刘秀,光武帝二次中兴汉室。本书按照《全汉志传》、《两汉开国中兴传志》的架构来写,内容有一定的补充。
几十里路,眨眼就到。离着城池近了,只听一声炮响,两杆素缎门旗开处,大兵分为左右,雁翅排开,长枪短刀,整齐严肃。左边有一杆大纛旗,葫芦银顶,大红绸子飘带,相衬亮银铃,素缎旗周围红火焰儿,当中有月光,上绣黑字是“邯郸招讨”四个小字,当中间斗大“梁”字。旗下一员大将,中等身材,白方面目,三绺乌须,五官清秀。头戴一顶三岔亮银盔,十一曲簪缨高插,一棚伞儿相似,顶门上有朵红绒突突乱颤,一对亮银抹额,当中嵌一颗明珠,二龙斗宝。身披银甲,内衬素缎色蟒征袍,胸前悬护心镜,后插八杆素缎护背旗,肋下佩带一口双锋宝剑。三叠倒挂鱼褟尾,白绸子中衣,胯下一匹银鬃马,鞍韂分明,手中擎一口钩镂古月象鼻子大刀,精神百倍,仪表非俗。书中暗表,这人乃小枪王驾前的都招讨梁文焕,他压住左军阵脚。
右边挑起一杆八卦纛旗,旗上绣着八卦太极图,上书“邯郸军师桓”的字样。旗下一个大老道,长得凶眉恶眼,黄胡须。头戴一顶九云冠,迎面上绣太极图。身穿紫缎子道袍,上绣八卦,分为乾三连,坤六段。圆领阔袖,腰系水火丝绦,白袜护膝,足登云履,胯下一匹枣红马。书中暗表,这人是邯郸军师桓法卿。
当中一杆银顶黄罗伞,上绣五条五爪金龙,周围倒垂灯笼穗儿,伞后有一杆杏黄缎色闹龙纛旗,上书“小枪王”三个大字。旗下一人,长得身躯高大,面如银盆,浓眉大眼,鼻直口阔,颔下乌须,约有四十多岁。头戴一顶亮银五龙盘珠冠,身披银锁甲,九吞八岔,挂甲钩环暗分出水八怪。勒甲丝绦九股攒成,前挂护心镜,后勒八杆护背旗,上绣金龙火焰儿,肋下佩剑。内衬素缎征袍,上绣蟒翻身,龙探爪,下串海水江涯。白绸子中衣,三叠倒挂鱼褟尾,两扇素缎征裙,上嵌银钉,虎头战靴牢踏一对银镫内。胯下一匹银狮豹,金鞍玉辔,杏黄扯手,马挂威武铃。书中暗表,此人就是小枪王刘林。
在他身旁又扯一杆闹龙纛旗,上书“白汉王”三个大字。只见旗下有一骑马,马上之人身躯瘦小,面如姜黄,黄中透干,两道斗鸡眉,一双母狗眼,小鼻子头儿,高颧骨,两腮无肉,尖下颏儿,薄嘴唇,两个扇风耳朵,稀稀拉拉的十几根胡须。头戴一顶紫金五龙盘珠冠,身穿紫缎色蟒袍,外罩跨马服,上绣五条团龙。胯下一匹黄骠马,亦是金鞍玉辔,杏黄扯手,项挂威武铃。刘秀看这位白汉王长得这样,心中暗道:他是何人呢?
不说刘秀纳闷儿,先说这位白汉王。他是王莽的儿子,名叫王禹,乳名叫王郎子。他原不是王莽的儿子,是王莽的侄儿。到了王莽篡位为君,他亲生的几个儿子死的死,杀的杀,天下虽然到手,儿子早已经死绝,他又过继王禹立为太子。刘秀人马打到长乐坡,王禹料着王莽将灭亡,由东宫之内的地道就逃到渐台宫。他腰中带着许多的贵重物品,又逃往黄河,隐于河东,谁亦不知道他是王莽的儿子。不到一年,将银钱花尽了,身无一技之长,日不进分文,只有讨要,他就沦为乞丐。
有年冬天,他穿着一身破棉衣棉袍,在邯郸县城西一座破庙里避风,冻了一夜,几乎冻死。天光亮了,他拿着打狗的枣棍,挟着黄瓷瓦罐,由庙里出来,要找人家讨些吃食。忽见庙外坐着一个老道,他看着老道长得有些面熟,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他是谁。这个老道向他问道:“你……可是王禹吗?”王郎子道:“是。”老道说:“认识我吗?”王郎说:“不认得了。”老道说:“我是桓法卿。”原来这老道是王莽驾前御史。王莽事败了,他逃往河北,出家当了老道,法名通天,这天恰巧遇见王禹。王禹向他说道:“你看我落到这般境况,有多可怜。你救我,如不救我,恐怕今年就要冻死了。”老道先掏出三两银子,叫他暂且吃饭,又在他耳边叽咕几回,王禹痛快已极,于是他就去买吃食。
老道走进城中,他遘奔小枪王府,往府前一坐,闭目不语。府前的门军见了,忙着过来说:“道爷,你别坐在这里,你要化缘好办,我们给你凑点儿斋饭钱。”老道摇头不语。门军又说:“你要修庙亦好办,我们给你凑些钱。”老道还是摇头不语。气得门军走开了,不再理他。那老道就不言不语,坐着不走,直到日落了才走。次日天光一亮,他又来了,还是坐地不语,天天如此。有时小枪王刘林出府还看见过他。整整两个多月,小枪王刘林可就注意了,不知道这位道爷坐在府前有什么事。这天枪王无事,命家人将道人请到书房,问他是什么事情。家人来到府门外,向他说道:“道爷,我们千岁命我请你。”老道说:“千岁在哪里?”家人说:“在书房等候。”老道说:“头前引路。”家人就在前引路,遘奔书房。
老道到了府中,小枪王已在台阶上等候。老道见了枪王,用手一撩道袍,屈膝跪倒,说:“通天道人参见吾皇万岁。”枪王一看,忙着用手相搀,让进书房。落座之后,家人献茶,茶罢搁盏。枪王问道:“法师驾临有何见教?”桓法卿说:“我奉师命下山,寻找真主,拯救天下群黎。日前贫道云游到此,看有一股旺气直凌霄汉,故此在此打坐,默识天机,不想惊动千岁虎驾。贫道罪该万死,还祈千岁宽宥。”枪王一听,很是惊喜,说:“法师,你看孤家可有九五之分?”老道站起身形,端详了半天,说:“我看千岁仪容真是三山得配,五岳匀停,只是能够位极人臣,享荣华富贵,九五之尊是没那福分的。”枪王听老道之言,暗为点头,当时站起身形,说:“法师少待,再与孤的王妃看一看相。”少时来到后面,叫两个体面的仆妇与两个王妃将衣服对换,王妃站在椅后,想要试试老道的眼力。安排妥帖,叫人把老道请进来。
桓法卿来到后堂,枪王命人看座,老道落座后留神细看。只见上面坐着两个王妃,服饰虽是很华丽,面容也很端重,可是总带点儿忸怩不安;后面站着的两个仆妇虽是荆钗布衣,可是气度大方凝重。这下子老道就看出破绽,猜透了其中的缘故。老道说:“千岁,这观气非千岁能成,贫道用上三十余年才能看出来的。”枪王点头道:“孤是凡人,看不出来,那么你看孤的二王妃,哪个能生贵子呢?”老道说:“千岁,坐着的二位王妃没有造化,那立着的两个仆妇都有造化。右边那位能生贵子,可惜她不是千岁的府中人,有造化仍是外人。”小枪王听他说罢,与二王妃六个眼珠一对,相视而笑,然后向老道说:“法师慧眼高明,那坐着的不是王妃,是孤家的仆妇,立着的却是孤的王妃。”老道听了,暗自惊喜,这手段真用上了。
于是枪王同他回至书房,枪王命人摆宴款待道人。席间吐露肝胆,枪王说出肺腑之言。原来大枪王刘庭、小枪王刘林早就有心反更始皇帝,夺大汉的天下,只因他二人是大汉的宗亲,与皇上是同宗弟兄,如若反了,岂不被人责为不义?他二人部下兵多将勇,足能想出个欺骗天下人,蒙蔽天下人眼目的主意,但迟至如今,未敢向朝廷发言。现在小枪王刘林听信了老道之言,就告诉老道,他要叛反。因为更始皇帝无道,信用八党奸臣,苦害黎民。大枪王在河中府约请天下各路反王会兵,说灭无道,保有道;灭无德,保有德。大家共灭更始皇帝,另择一有德之人为天下之主。天下的反王有七八路开到河中府,尚有路远的未到。大枪王是等着各路反王齐了,就由河中府出兵,杀奔长安,推倒了更始皇帝,他好做皇帝,这是大枪王的心意。这小枪王可不同了,他要利用一人为首,率领十八路反王兵将和更始皇帝为难,闹好了将为首之人一杀,白得天下;闹糟了,将这叛反国家大罪就推在为首之人的身上。老道知晓他的心意,他才向枪王说:“在未向朝中发难之先,应先笼络兵将之心,使兵将们全都晓得此次向朝中发难准能得天下,众将士们才能尽心竭力哪。”枪王深以为然,问他如何才能笼住将士之心,老道说:“在府中高搭三丈六的法台,在夜内与众将士观旺气,寻找真命之主。然后再找着一人,强立为王,诈称保他为首,举为都盟主,率十八路兵将共捣长安。待至天下到手,再将这位首领杀了,由枪王弟兄取而代之。”
枪王刘林很赞成他这个主意,于是就在花园之内高搭法台,并向他兄长大枪王刘庭说明此事,然后将河中府、邯郸县两处的武将召集在花园,夜内观旺气。到夜间,星斗出全了,小枪王与大帅梁文焕率领众将上台。台上八仙桌、香烛、五谷杂粮、朱砂白芷、黑红笔、黑红砚,都预备齐全了。老道身穿法衣,高登法台,焚香祷拜。到了三更以后,他用手往西一指,大家见有一股旺气升起。待至顿饭之时,桓法卿对小枪王说:“千岁,昔日汉高祖皇帝生于沛县,秦始皇出游,登山观瞻四方,看见东南方有一股旺气。有人奏禀出自丰沛,将有大命人争他的天下,请秦始皇将丰沛一带的人全都杀死,免得有人争夺天下,秦始皇不肯屠戮丰沛。后来汉高祖手提三尺剑斩白蛇,芒砀山揭竿起义,西向伐秦,而亡秦国。如今更始皇帝无道,天下混乱,不久将亡,这应运的真主便在邯郸城西。若能寻着此人,共立为王,定能一统天下。”枪王说:“孤是先公后私,以天下万民为重。如若有真主出世,虽不姓刘,亦愿扶保于他,早安天下。就请法师明日带兵五百往城西访求真主。”吩咐完毕,一齐下台。
次日早晨,老道就带着五百军卒,往城西访求真主。他走在庙前,说:“这庙内看看。”见有要饭的乞丐,桓法卿明知道这是王莽之子,故作不识,向他问道:“你这乞丐,叫作何名?”王禹说:“我姓刘名洪,字子舆。你这道人问我做甚?”老道说:“我奉枪王之命访求真主,误入此庙。”王郎子说:“我刘洪乃大汉宗亲,成帝之子。”老道立刻跪倒,口称:“臣拜见万岁,万岁是真命主也。请万岁入城,早安天下。”王郎子见计已成,他就冒充刘洪,命人鞴马,由五百兵丁保护入城。枪王将他接入府中,以宗亲辈数相认,称为皇叔,给他预备王服。净身沐浴之后,就率众立刘洪为白汉王,封老道为军师。他们同床异梦,狼狈为奸,欲往长安进兵,推倒更始皇帝,夺大汉的天下。
他们不怕更始皇帝,最怕刘秀。想刘秀在白水村兴兵,以八百儿郎起义,五年灭莽,英武过人,部下又有三十六员大将。如今闻潼关散将,刘秀没了三十六将,如虎失去爪牙,就不足为惧了。又听说刘秀代天巡狩,河北放粮,如虎离山,如龙离海,要乘在此时截杀刘秀。小枪王刘林、白汉王刘洪、军师桓法卿、元帅梁文焕在府中商议截杀刘秀之计。因为刘秀是大汉宗亲,要杀他必须有名。刘洪说:“刘秀不是孝平皇帝之子,他宗亲不实,世子不真,我们可以请他到邯郸县赴宴,在酒席筵前问他为何假冒宗亲。他若回答上来,就命一员大将假以舞剑助兴为名,刺杀刘秀。如若行刺不能成功,就摔杯为号,命八名战将围住刘秀厮杀。大家同下丛台,撤去梯子,叫刘秀在丛台之上下不来,四面往台上放箭,将刘秀射死为止。只要刘秀一死,更始皇帝驾前的文武就不足为惧了。”他们将事商议妥当,就按着这三计而行。
枪王刘林派大将霍炳带兵三千往南,全坚带兵三千往西,雷振带兵三千往东。如若刘秀不来赴宴,要逃走时,叫他们三面截杀。三员大将奉命带兵去了。等刘秀来到了邯郸境内,枪王命大将颜子珍往刘秀的大营下书,请刘秀赴丛台宴。颜子珍下书回来,枪王君臣看他回书上说:“明日赴宴,绝不食言。”枪王就命大帅梁文焕准备一切。梁文焕在他军中调一万大兵入城,又由军中挑选八员猛将,派在丛台保护枪王。如若掷杯时,叫八将亮剑一齐动手,斩杀刘秀。又派四员大将分守东西南北四门。诸事安排妥当,夜内就传令准备,大街之中禁止行人。命弓弩小校何士仁带五百名弓弩手埋伏在丛台之后,听连珠炮响,往丛台上射箭。天光一亮,邯郸县城上站满了兵将,尽等刘秀来了。
天到巳时,得报刘秀已然来到,枪王刘林、白汉王刘洪、军师桓法卿、元帅梁文焕率领三千大兵出了南门迎接刘秀。在南门外将队列开了,枪王君臣往南一望,只见来了四骑马,马上有两个老军、一个马夫,保着刘秀而至。那马夫高挑一杆杏黄缎色纛旗,葫芦金顶,周围红火焰儿,上绣五条五爪金龙,绣着“代天巡狩逍遥王”的字样。刘秀通身王服,只有四个人前来赴宴,未带兵将。枪王刘林心中暗道:好个大胆的刘秀,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你哪是胆大,简直是藐视我邯郸县无人。当下刘秀君臣将马勒住,小枪王刘林催马直奔刘秀。他问道:“来者可是逍遥王吗?”刘秀说:“孤家正是。”小枪王说:“原来是御弟至此,孤迎接来迟了,马前领罪。”说着,抱拳拱手。刘秀说:“皇兄是谁,与孤弟兄相称?”枪王说:“孤乃小枪王。”刘秀说:“原来是宗兄。昨日接得一封书信,宗兄备宴相请,小弟如约而至,礼貌不恭,望兄海涵。”
枪王就请刘秀入城,刘秀催马,与小枪王并肩而行。由三千大队之中穿过时,枪王将白汉王刘洪、军师桓法卿、大帅梁文焕都与刘秀指引了。施礼完毕,然后进城。